初夏的北國春城,萬物并秀,生機勃發。6月10日,2025長春國際光電博覽會·Light國際會議在長春東北亞國際博覽中心拉開帷幕。本屆光博會與Light國際會議聯名舉辦,2025中國光學學會學術大會同期召開,以“一展兩會”聯動的模式,吸引海內外嘉賓齊聚長春,深化交流、共謀發展。
光電信息產業是長春科研基礎優勢大、產業門類全、成果轉化多、發展潛力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從傳統制造業根基出發,向半導體、低空經濟等新賽道延伸拓展,長春堅持以“六大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不斷優化生態、夯實基礎、擴大規模,為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逐“光”前行。
“一展兩會”閃耀北國春城
從6大光電產業集群到15個產業方向,從8.6萬平方米的展會總面積到低空飛行與無人駕駛的動態展示,今年長春光博會在展覽策劃上,別具匠心。
“我們聚焦光電信息領域前沿技術和最新產品,多維搭建科技與市場、項目與資本、人才與產業的對接交流平臺?!睍h主辦方、長春市北亞未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樹武說。
圖為長春新區北湖未來科學城。記者 許暢 攝
據統計,本屆光博會共有來自中、美、英、德、意、日、韓7個國家850家企業參展,較去年增加175家,增幅26%;頭部企業186家,較去年增加68家,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數量顯著增多。
以創新為引領,立足專業化、國際化、多元化。記者了解到,本屆光博會首次實現頂級學術會議與產業展示的深度融合——Light國際會議與長春光博會聯名舉辦,2025中國光學學會學術大會也同期召開。
“今年的Light國際會議最大亮點是國際專家數量顯著增加,創下歷史新高?!敝袊茖W院長春光機所黨委書記、中國光學學會副理事長金宏介紹,出席本次會議的海外專家來自全球6大洲26個國家,邀請的海外頂尖學者包括歐洲光學學會主席和各國院士。
中國光學學會主辦的學術大會是我國光學與光電子領域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學術交流平臺之一。今年,學術大會聚焦光學領域22個專題,涵蓋光學、光學工程領域近100個子專題,吸引眾多專家學者匯聚長春。
“通過兩個大會搭建的高水平交流平臺,可以精準鏈接高校院所、產業龍頭與創新企業,為產業鏈關鍵環節的突破與系統集成,提供高層次人才與科研成果支持?!苯鸷暾J為,通過學術報告與技術研討并重的模式,激發跨領域協同創新,提升整體產業鏈水平。
“六大集群”引領光谷發展
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長春,正以創新為引擎,在光電信息產業賽道上全力搶占發展制高點,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生動實踐在這里加速落地——
長光衛星完成國內首次星地激光100Gbps超高速高分辨遙感影像傳輸試驗;希達電子小間距“LED集成三合一”產品市場占有率居世界前列;長光博翔全球首創的“雙飛翼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填補應用空白……
把握全力打造長春光電信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總體要求,以加快推進半導體與高端制造、衛星技術與應用及低空經濟、光電材料與顯示、光電傳感與儀器、激光技術與應用、汽車電子“六大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任務,一束光,讓長春的未來無極限。
據統計,2024年長春市光電信息產業綜合產值達到900.2億元、同比增長7.1%;其中,光電信息制造業產值312.12億元、同比增長7.4%,增速高于全市規上工業7.9個百分點。
“在精準施策、協同推進下,各地來長投資信心顯著增強?!遍L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方述華介紹,在2024年光博會簽約項目中,投資額7億元的車用智能氣體傳感器等31個項目順利投產運營。
如今,光博會不僅是展示光電科技前沿成果的窗口,更是長春深化產業合作、推動招商引資的重要平臺。為促進“展商變投資商”,來自長春市科技、經合等部門共同成立的項目招商組,正在與重點企業對接洽談?!俺浞职l揮‘政策+技術+載體+服務’的體系優勢,全力打造光電產業投資高地?!遍L春市經濟合作局副局長金海玉說。
“引才興業”點亮振興之路
人才是創新生態的第一資源。針對光電產業“高端人才短缺、應用型人才不足”的發展瓶頸,本屆光博會之前,長春市人社局梳理出光子芯片、激光雷達、量子光學等65個尖端崗位,以及“芯、光、星、車、網”五大類452個急需緊缺崗位,引導尖端人才向產業鏈關鍵環節集聚。
“我們將引才重點集中在芯片研發、人形機器人、人工智能等光電產業領域?!遍L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市人才服務中心主任李鋼介紹,目前,已成功邀約長光衛星、華為公司等域內外重點企業,開發高質量就業崗位超6000個,涵蓋產品研發、技術創新、高技能應用等核心崗位,為企業精準引才提供支撐。
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專班化服務,加強人才生活保障;集成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每年至少安排3億元財政資金保障;激勵校友人才、海外人才、吉林籍人才回長創業,按其創業投資額最高給予1000萬元獎勵……年初,長春市發布了“人才新政3.0版”,努力打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
多措并舉下,產業發展與人才集聚正在形成良性循環。以長光衛星為例,統計數據顯示,該公司研發團隊2025年已擴招至900余人,碩士及以上學歷占比90%;2025年新入職員工中非東北籍貫占比40.42%、非東北地區院校生源占比65.95%。
在頭雁效應下,希達電子、長光辰英、奧普光電……長春涌現出一批人才強企典型,推動光電產業向“集群協同”加速進化。
長春理工大學被譽為“中國光學英才搖籃”,至今已畢業校友超過20萬人。以本屆光博會為契機,學校還將舉辦相關活動,為行業校友與學校教師搭建了解行業發展動態、人才供給需求、人才培養質量反饋的綜合平臺。
“對接產業鏈、創新鏈需求,提升創新人才培養質量,提高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讓人才與產業‘雙向奔赴’?!遍L春理工大學副校長董科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