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78屆世界衛生大會(WHA78)期間,以“數智賦能初級衛生保健 促進全民健康覆蓋”為主題的中國專場邊會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中國利用數智技術賦能初級衛生保健的有關經驗也獲廣泛贊譽。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英文官網同步開設專欄,展示了用數智賦能基層衛生的中國實踐。其中,訊飛醫療智醫助理憑借在基層醫療智能化賦能方面的突破性應用入選。
據了解,訊飛醫療自2016年成立伊始便專注于基層醫療場景,依托全球首個通過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人工智能系統智醫助理,以人機協同模式深度融入基層診療全流程,通過AI技術顯著提升醫生工作效率與服務質量,成為基層醫療提質增效的“數字引擎”。
作為基層醫生的“診療助手”,智醫助理能夠實時分析患者病史、癥狀等關鍵信息,為醫生提供精準的輔助診斷建議,有效降低漏診、誤診風險。內置的6000余種疾病知識庫與智能分析模型,可以幫助醫生快速鎖定病因,尤其在復雜病例研判中大幅提升了診斷準確性與安全性。此外,系統支持實時核查病歷完整性,自動提示缺項、空項并生成修正建議,同時提供600余種標準化病歷模板,大幅節省病歷書寫與審查時間,進一步提升了病歷規范性與合格率,為醫療質量監管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數據支撐。
作為基層醫生的“超級知識庫”,智醫助理整合了13000余種臨床指南、1400余項標準臨床路徑及海量醫學文獻,構建起“一站式”醫學知識檢索平臺。醫生可隨時調閱最新診療規范與前沿技術,實現“邊診療邊學習”,持續提升專業能力。這一功能不僅解決了基層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難題,更通過技術賦能助力醫生成長,形成“以用促學”的良性循環。
作為基層醫生的效率“倍增器”,智醫助理通過智能語音外呼功能,可以批量完成慢性病隨訪、健康宣教、體檢通知、疫苗接種提醒等重復性工作,且外呼結果可自動生成數據報表,便于醫生針對性地人工干預,不僅有效減輕了醫生的事務性負擔,使其能夠將更多時間投入到重點人群的服務中,還顯著提升了居民的健康意識和滿意度,為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注入了新動能。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在邊會主旨演講中表示,中國政府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積極探索應用數智技術持續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構建整合服務體系,大力發展醫療聯合體,促進服務系統連續。他在發言中同時呼吁各國共同關注新一代信息和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應用,共同推動全球數智健康安全治理和標準規范及推廣,并表示“中國愿與各國及時分享經驗、加強交流合作,共同為實現全民健康覆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而努力?!?/p>
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域主任漢斯·克魯格對此表示高度認可。他表示,當下人工智能與數字基礎設施賦能的初級衛生保健正在發揮作用,這正是世衛組織歐洲區域努力追求的核心目標。
這一創新實踐正在中國基層取得顯著成效。目前,智醫助理已在全國31個省市的692個區縣、超7.4萬家基層醫療機構應用,服務超220,000名基層醫生,累計提供超10億次AI輔診建議,規范病歷超3.8億次;在公共衛生領域,累計服務超8億人次,完成電話隨訪3.35億次、短信通知4.67億條,為基層醫療和公衛服務筑牢了“智慧防線”。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當前AI醫療技術過度依賴數據訓練可能導致的“黑箱效應”和“診斷幻覺”等弊端,訊飛醫療依托全國產算力底座,通過星火醫療大模型為智醫助理注入強大新動能,特別是2025年3月推出的星火醫療大模型X1,在知識反思、循證推理等關鍵指標上實現跨越式發展,模型在醫療場景中應用的準確性和專業性進一步顯著提升,在醫療健康領域關鍵任務場景上的核心效果持續保持業界引領水平,致力于提升臨床應用的安全性、可解釋性和可靠性。
智醫助理的全球示范意義,既是技術創新的彰顯,更是醫療本質的回歸——讓精準醫療觸達每個角落,讓人文關懷與科技進步同頻共振。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必將在醫療領域發揮更大效能,為實現全民健康覆蓋目標貢獻更多力量,也為全球醫療智慧化發展提供經驗和借鑒。(鄒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