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創新“葉脈”正在生長
——天津科教融匯激發城市發展新勢能
2025-06-23 記者 邵香云 白佳麗 張建新 來源:經濟參考報

  海河之畔,創新的星火從未停歇,催生出一座城的蓬勃活力。

  天津,這座被百年現代教育滋養的城市,擁有56所高校、170多家國家級科研院所。如今,實驗室里的創新火花,正化作實實在在的生產力,從“圖紙”走進“車間”,勾勒出未來城市發展的可能。

  以學科為磚瓦,構建產業發展新基座;用產教融合的鑰匙,打開協同育人新大門;借成果轉化的引擎,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力。創新的“葉脈”,正在生長……

  高校調整學科設置 精準對接產業需求

  在天津的高校中,一場學科專業與產業鏈的“適配工程”正在開展。

  “讓學科設置不再只盯著‘書本里的道理’,而是結合‘產業里的需求’?!碧旖蚩萍即髮W教務處處長徐娜說。

  徐娜手中有一張不斷更新的“天津科技大學學科分布圖”,從中可以看到這所高校進行專業調整的決心——近年來,天津科技大學新增了機器人工程、食品營養與健康等11個本科招生專業,主動停招了行政管理、秘書學等專業,撤銷了木材科學與工程等6個專業。

  “在‘一增’與‘一撤’中,能夠看到高校專業設置的明確導向,那就是結合國家發展戰略,培養時代急需的人才?!毙炷冉榻B。

圖為天津大學智能與計算學部教師和學生一起調試自動駕駛車輛數據。記者 趙子碩 攝

  近年來,天津科技大學圍繞共建“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以及服務天津現代產業體系建設,主動布局科技前沿、服務國家和天津戰略、孕育產生顛覆性技術革命的工科及交叉學科領域。學校還建設了“數字金融”“智能生物工程”等14個極具特色的微專業。

  在專業調整背后,是一套復雜且科學的制度規范。徐娜介紹,學校會定期通過專業發展指數、專業風險指數對現有專業進行評測,如果發現某一專業發展存在風險會及時給出“黃牌”,如某一專業累計收到兩張“黃牌”就可能面臨停招。

  經過不斷探索,天津科技大學不少專業的學生得到了用人單位的認可。去年秋招,2025屆畢業生李海睿憑借扎實的專業基礎和實踐能力,順利進入國內DRAM半導體芯片龍頭企業。

  “學校培養模式打破了學科壁壘,我們從大一開始接觸實踐課程,從簡單電路焊接到復雜單片機編程,逐步提升動手能力,讓我所學與目標公司需求高度契合?!崩詈nUf。

  從實驗室到生產線,從科研項目到實際應用,天津高校通過優化學科布局、加強專業建設,持續推動學科專業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天津市教委數據顯示,目前天津高校學科專業與天津12條重點產業鏈的匹配度持續提升。

  “天津高校在學科專業布局上,統籌考慮現實需要和未來需求,精準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科學布局學科鏈、人才鏈?!碧旖蚴薪涛茖W技術與研究生工作處處長楊明海介紹。

  除了優化傳統學科布局,天津高校正不斷孕育交叉學科與未來學科,成為面向未來產業、培育新興企業的關鍵抓手。

  不久前,南開大學數學與人工智能實驗班“上新”。南開大學數學科學學院與多點數智有限公司、智現未來科技有限公司、淡水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正式簽署合作共建備忘錄,聯合啟動這一項目,并于2025年高考期間啟動招生報名工作。

  南開大學人工智能學院負責人介紹,這一全新“班級”,將采用“數學基礎+人工智能技術”雙軌培養等創新模式,充分發揮不同學科優勢,打造兼具數學嚴謹性與人工智能工程化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推動人工智能與數學等相關學科的交叉融合發展。

  近年來,南開大學聚焦國家戰略需求,成立前沿學科交叉研究院,四大學科交叉群建設全面發力,以創新驅動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新動能。

  “在科技高速迭代、產業加速變革的當下,單一學科的知識儲備已難以應對復雜的現實挑戰,唯有融合多學科理論與方法,方能催生具有突破性、前瞻性的創新成果。交叉學科不僅是知識創新的催化劑,更是塑造未來產業格局、引領社會發展方向的戰略引擎?!睏蠲骱Uf。

  強化產學研用協同 靶向培養創新人才

  炎炎夏日,天津大學智能計算學部的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里,幾名學生正在通過人工智能實驗箱,共同開發“水果自助購買系統”。他們所使用的國產化實訓平臺,是由天津大學、飛騰公司、廣東松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聯合開發的。

  “這是國內首套‘邊端云’一體化全國產AI實訓平臺首次應用在教學課程中?!碧旖虼髮W智算學部副主任于策說,學部不僅實現了實訓平臺與企業共建,還與企業共同開發進階實訓模塊、編寫實踐教材,把實訓經驗轉化為可復制的標準化方案,讓學生們實現從“用工具”到“懂原理”的躍升,企業也通過這種方式培養、遴選人才,實現高校人才供給與產業需求之間的“雙向奔赴”。

  這是天津大學新工科建設的一個縮影。2017年2月以來,教育部積極推進新工科建設,先后形成了 “復旦共識”“天大行動”“北京指南”,一起構成了新工科建設的“三部曲”。其中,以工科見長的天津大學首倡“新工科建設路線圖”,在2017年4月8日,攜手60余所高校提出新工科建設“天大行動”,劃定新工科建設行動路線,開拓了工程教育改革的新路徑。

  “面對產業變革帶來的人才需求變化,我國工程教育在數字化和創新性等多方面都面臨挑戰?!碧旖虼髮W智能制造中心副主任鄭惠江說,新工科建設成為解決工程教育培養模式與行業需求脫節、課程體系更新滯后等難題的重要抓手,為學生與前沿學科、先進技術進行“親密接觸”、也為他們未來投身國家經濟建設的前沿領域奠定了堅實基礎。

  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康榮杰說,學院不僅將60門左右的傳統專業課程舊貌換新顏,就連大家最熟悉的金工實習也再不是過去幾十年不變的“做一把錘子”,做魯班鎖、無碳小車、斯特林發動機等成為學生新的選擇。

  不僅如此,一批優秀的科創成果與創新人才持續涌現??禈s杰說,如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辰星自動化創建的阿童木機器人已經成長為“中國智造”的品牌代表,其主要創始團隊便來自天津大學。

  更多學校正在構建“產學研用”協同育人體系。據天津工業大學校長姜勇介紹,學校已建立多層次校企協同機制,邀請小米、華為、TCL中環半導體、中芯國際等行業龍頭企業以及科研院所深度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優化培養目標,形成具有職業勝任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的人才畫像。

  “天津以校企合作激活育人新生態,高校與企業攜手,靶向培養產業急需的拔尖創新人才?!碧旖蚴薪涛呓烫幪庨L徐震說。

  天津市教委職業教育處處長李力表示,天津打造了生物醫藥、信創兩個國家級產教聯合體,建設集成電路、汽車裝備、數字經濟等10個市域產教聯合體以及新能源、智能供應鏈、高端裝備等3個產教融合共同體。

  目前,天津高校已累計建設50門市級新型項目式課程,將產業真實場景轉化為教學“活教材”;搭建20個市級實踐教育平臺,構建起“專業創新共建、學科交叉融合、資源校際共享、校企深度協同”的育人基礎。

  “這些創新舉措,既為學生打通了從理論到實踐的‘最后一公里’,也為創新成果孵化、創業企業培育厚植了土壤,讓高校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同頻共振?!苯抡f。

  促進科研成果轉化 激發津沽發展動能

  “我們研發的‘納米刀’醫療器械,不僅實現了國產化突破,讓治療費用更便宜以惠及更多患者,同時也為天津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出了份力?!碧旖蜥t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技術學院教授薛志孝說。

  不久前,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傳來好消息:一位接受國產“納米刀”治療的癌癥患者順利出院。這款用于胰腺癌、肝癌等治療的“納米刀”,通過高壓電流實現腫瘤消融,不僅療效顯著、對周圍器官損傷小,治療費用更是從進口設備的每次平均20萬元降至每次平均5萬元,大大減輕了患者負擔。

  12年前,天津市鷹泰利安康醫療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與天津醫科大學薛志孝團隊聯合啟動“納米刀”研發項目?!啊{米刀’要在人體細胞上安全釋放3000伏高壓電,技術難度極大?!薄⊙χ拘⒄f,2015年,掌握此類“納米刀”核心技術的一家海外企業斷言,中國5年內無法攻克技術難關,10年內難以實現臨床應用。

  面對質疑,研發團隊憋著一股勁,從底層元器件設計、核心零部件制造到整機系統開發,開啟長達十年的攻堅之路。終于在2023年,國產“納米刀”成功獲得醫療器械注冊證,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十年磨一劍”的背后,是天津不斷釋放高??蒲性核鶆撔聺摿?,支撐科研成果轉化的有效作為。

  天津醫科大學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主任戚紅說,學校對接天津12條重點產業鏈發展,成立天津醫科大學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建立成果庫,形成學校、學院、大學醫院“一盤棋”的工作模式,提升學校成果轉化能力。

  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李筱榮教授團隊長期致力于眼科臨床與基礎研究,團隊自主研發的一款治療眼底新生血管的小RNA藥物,以專利許可方式在博瑞泰(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實施轉化,轉化金額達1.05億元。

  “高校承擔著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探索的重任。一批原創性科技成果不僅填補了行業技術空白,更成為企業技術升級的核心驅動力,成為新興產業培育和發展的關鍵源頭?!碧旖蜥t科大學醫學技術學院院長尹海芳說。

  不久前,先進技術成果轉化校企對接會在天津工業大學舉行,進一步暢通了高校與企業的“握手”通道。學校48項可感知、可觸摸的前沿科技成果“揭開面紗”,與30余家企業的技術需求清單精準“配對”。

  此外,天津市教委大力推進實施“千團千企融合創新計劃”,聯合京津冀高校上千個創新團隊與上千家龍頭企業深度對接,校企聯合開展科技攻關、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目前,已篩選技術成熟度高的科技成果720個,凝練“科學家+工程師”研發團隊626個。據統計,2024年,天津市高校共承擔橫向項目8681項,較上年同期增長44.1%;合同總額39.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6.9%,均創歷史新高。

  “天津正不斷提升高??萍紕撔滦芘c成果轉化能力,推動科研成果與城市產業需求深度契合。依托豐富的科教資源優勢,天津將持續完善產學研用協同機制,讓實驗室里的創新成果加速走出‘象牙塔’,轉化為支撐城市產業升級的實際動力,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創新動能?!碧旖蚴薪涛魅吻G洪陽說。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2024066810號-1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