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券商保代從業格局生變 人數“縮水”趨勢或持續
2025-06-25 記者 羅逸姝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在強監管態勢延續和投行業務承壓的背景下,證券行業保薦代表人(以下簡稱“保代”)從業格局正在悄然變化。從總數來看,今年上半年,保代群體總人數已下降超300人,這是最近三年時間里保代人數首次出現下降。從細化分類與監管來看,自去年9月《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修訂以來,被錄入代表暫停業務的D類名單與代表受到處罰的C類名單上的保代從業人員均有所增加,同時涉及多個已回撤的IPO項目。

  業內人士認為,強監管舉措從長期來看,對規范行業發展、提升保薦代表人責任意識和執業質量具有重要作用。業務承壓之下,短期內保代行業人數“縮水”趨勢或將持續,而存量從業人員將朝頭部化、專業化、復合化的趨勢發展。

  D類保代名單增至17人

  中國證券業協會(以下簡稱“中證協”)網站顯示,截至6月24日記者發稿時,保薦代表人分類名單D類(暫停業務類)(以下簡稱“D類保代名單”)增至17人,其中9人為年內因被罰錄入。

  其中,國金證券保代程超、宋樂真為6月新近錄入D類保代名單,二人于今年3月21日被上交所紀律處分,涉及想念食品IPO項目保薦職責履行不到位,該IPO項目已撤回。申萬宏源證券承銷保薦保代吳杏輝,于今年3月7日被上交所紀律處分,涉及國宏工具IPO項目,該IPO項目已撤回。國元證券保代馬志濤、徐明,于今年2月25日被上交所紀律處分,涉安芯電子IPO項目,該IPO項目已撤回。

潘悅 制圖

  此外,財信證券保代蔣序全和廣發證券保代李佳佳于今年1月2日被證監會行政處罰,事涉紫鑫藥業非公開發行項目。同日,東吳證券保代王新和張琦被證監會行政處罰,事涉國美通訊非公開發行項目。

  2024年9月,中證協發布《關于修訂〈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的決定》,完善保薦代表人負面評價公示機制。其中有兩大主要改變:一是在現行的A、B、C三類名單基礎上新增一項D類保代名單;二是在A類名單中增加保薦代表人對應的撤否項目數量信息。

  作為該次保代新規新增的內容,D類保代名單旨在完善保薦代表人負面評價公示機制,強化對保薦代表人的聲譽約束。D類保代名單的更新依據為:最近三年內受過證監會行政處罰的,以及被證監會采取認定為不適當人選、被行業自律組織采取認定不適合從事相關業務或暫不接受簽字的文件或暫不受理出具的相關業務文件等紀律處分且在執行期的時任保薦代表人。

  業內人士認為,新增并定期公示D類保代名單有助于加快保薦代表人的優勝劣汰,強化自律約束,促使其更加重視職業聲譽和執業規范,提升行業整體的執業質量。

  年內新增保代處罰案例達52次

  除被暫停業務的D類保代名單有所更新外,代表受到處分或監管措施的C類保代名單人數也有所增長。根據相關規定,C類保代名單為最近三年內受過證監會行政監管措施、行業自律組織紀律處分或自律管理措施的保薦代表人名單。

  中證協網站顯示,截至6月24日,保薦代表人分類名單C(處罰處分類)已有305人,其中2025年以來新增保代被罰案例共52次,涉及券商機構達20余家。

  6月11日,西部證券兩位保代賀磊、鄒揚因涉及頂立科技IPO項目受到北交所的自律處罰。5月,國泰海通、中航證券、東方證券、五礦證券、民生證券、國投證券等8家券商機構的16位保代分別受到來自證監會及三大交易所的監管處罰或自律處罰,涉及中加特、中鼎恒盛、泛源科技等多個IPO項目。

  從今年以來受罰的保代名單來看,其中有7位保代并非首次“上榜”。例如,今年2月18日,東北證券保代張興云因涉及金康精工IPO項目受到北交所自律處罰,該IPO項目也已經撤回。而在2022年8月5日、2023年9月13日和2025年1月24日,該保代又分別因為涉及泰源環保、億能電力和三協電機的IPO項目而受到北交所自律處罰。

  “監管層對保代群體的嚴監管政策長期看是行業規范發展的必經之路?!蹦祥_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其一,通過“雙罰制”和終身追責,倒逼保代提升盡職調查質量,減少“帶病闖關”;其二,項目篩選更審慎,今年撤否率達30%,反映內控升級;其三,投資者保護機制強化,如民事賠償震懾違法違規行為,最終提升資本市場公信力。

  保代人數首現縮水

  根據中證協從業人員管理系統數據,截至2024年底,證券行業登記保薦代表人8799人。而截至6月24日記者發稿,目前中證協網站上公示的保代數量共有8481人,相比去年底已經減少318人,這也是最近三年保代人數首次呈現下降趨勢。

  據中證協數據顯示,2021年、2022年和2023年,證券行業登記保代分別為7393人、7834人、8632人,整體均呈現增長態勢。

  田利輝分析認為,保代人數減少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響:一是IPO市場低迷,項目資源緊縮導致中小券商保代閑置率高、收入下降;二是監管趨嚴,時有被罰甚或暫停業務,高壓環境加速低合規從業者退出;三是行業競爭加劇,PE/VC高薪挖角成熟保代,疊加資格門檻降低,人才出現外流趨勢。

  在田利輝看來,保代規模下滑這一趨勢更偏向長期性。短期看,港股市場活躍為頭部券商提供緩沖,但中小機構則需要更加適應更趨專業化的市場格局。在他看來,未來保代行業的演變方向有三:一是“精英化”,保代資質含金量提升,向頭部機構和復合型能力者集中;二是“服務延伸”,從單純保薦擴展至上市后資本運作,角色向財務顧問轉型;三是“技術賦能”,數字化工具輔助盡調與風控,但專業判斷力仍是核心。行業將經歷“洗牌—整合—升級”,最終形成更合規、高質量的生態體系。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2024066810號-1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