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灘上,白鷺低頸覓食。沿河路上,一群攝影愛好者架起“長槍短炮”頻頻按動快門。河中央,見一小舟,舟上有人手持打撈網巡河,這幅畫面來自山西忻州保德縣黃河邊。
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搖籃和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近年來,保德縣持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通過系統治理、科學施策,著力擦亮生態底色,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好轉,“母親河”煥發了新的生機活力。
黃河流域保德段 楊志勇 攝
候鳥是生態的“晴雨表”。這幾年,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黃河岸邊的濕地成為各類候鳥的“驛站”。常常會看到成群的白鷺、黑鸛休閑踱步、嬉戲。家住韓家川鄉的王大爺邊說邊指著黃河方向,只見漣漪泛泛的河面上,一群水鳥在展翅飛翔,優美的身姿掠過河面,構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余霞成綺,微風襲來,傍晚時分,位于保德縣城東北部的義門鎮廟峁村山巔的玻璃棧道霓虹閃爍,游人如織。人們在玻璃棧道上眺望遠方奔流不息的黃河。
“黃河竟然這么清!”在義門鎮廟峁村的玻璃棧道上,第一次來游玩的四川籍游客發出這樣的感嘆。
廟峁村作為省級鄉村旅游振興示范村,依托黃河天橋峽谷的區位優勢,把“山水風光秀、農村田園美、城鎮韻味濃、人文歷史厚”作為形象定位,傾力打造“聽黃河濤聲、賞晉北風情”的鄉村旅游目的地,積極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圈。玻璃棧道管理運營負責人說,玻璃棧道試運營以來,每天都有保德、府谷及周邊縣域的群眾前來游玩,“五一”假期每天游客量均保持在兩千人以上。
“近幾年,感覺整個縣城變了個樣,天藍了、河綠了、路寬了,現在環境好了,早晚出來鍛煉身體都感覺身心愉悅?!奔易¤F匠鋪的老陳逢人便說周遭環境的變化。
多年來,保德縣統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沿黃鎮、村發展持續注入活力。如今,沿黃鎮、村村民正親身見證著生態蝶變帶來的民生紅利。
保德縣作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區域。為標本兼治打好黃河干流流經縣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這一具有山西特點的標志性戰役,守護黃河安瀾,保德縣聞令而動,堅持把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作為謀劃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準線,不斷夯實生態環境基礎。
“以前撿垃圾是為了賺錢,挑著撿,不值錢的就不撿?,F在全部撿起來,一點也不落?!鄙裆酱迕耨R二子說,每天一邊鍛煉一邊就把垃圾撿了。
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保德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這場“大考”中,我們堅持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并重,統籌解決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等問題。按照制度化、標準化、常態化、網格化、專業化、市場化的管理模式,對黃河流經段采取堤防、護岸、清淤、綠化等綜合措施,不斷加強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和景觀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推進黃河治理,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強化區域協同與多元共治,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齊頭并進,努力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北5驴h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楊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