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監管政策持續引導與利差損壓力的雙重驅動下,保險資金正通過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渠道加速涌入A股市場。今年以來,中國人壽、中國平安、泰康保險等十余家大小險企密集設立或增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總規模預計達2220億元。以“鴻鵠志遠”為代表的保險系私募已明確鎖定大盤藍籌、高股息標的,通過長期持有策略優化資產負債匹配,勾勒出瞄準優質上市公司“長錢長投”的“投資地圖”。
保險系私募持續落地
二季度以來,保險系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落地的消息不斷傳出。
6月23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披露,太保致遠(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完成備案登記,太保致遠由中國太保旗下太平洋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100% 持股。據了解,太保致遠首期目標規模將達200億元。
6月12日,新華保險公告稱,為響應國家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政策,公司擬出資不超過150億元認購由國豐興華發起設立并管理的私募基金份額。該投資旨在優化保險資金資產負債匹配,提高資本使用效率,實現資金保值增值。
5月底,泰康保險旗下的泰康穩行(武漢)獲批登記,首期規模預計120億元。中國平安旗下平安資管也獲監管批復,設立恒毅持盈(深圳)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期規模預計300億元。陽光保險也于同月公告稱,附屬公司陽光資管作為基金管理人,擬發起設立陽光和遠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總規模200億元,陽光人壽擬全額認購。
除了“新人”,保險系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老兵”也獲資金進一步“加持”。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于5月批復同意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參與第三批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在險資入市、長錢長投的號召下,2024年年初,中國人壽、新華保險各出資250億元,設立了鴻鵠志遠一期,并于同年3月正式啟動投資。連同此前已獲批的前兩批改革試點,前后三期資金共同投入“鴻鵠基金”的規模將達到92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規模已“比肩”市場上老牌的千億私募。
綜合各家保險公司公告情況,截至目前,設立或申請設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保險公司總數已達到12家,除了上述提及的幾家保險公司外,還包括人保壽險、太平人壽、中匯人壽、農銀人壽、交銀人壽、中郵保險等,預計總規模將達到2220億元。
潘悅 制圖
大盤藍籌、高股息標的獲青睞
雖然上述許多“新兵”正處于“起跑”階段,還未正式開始投資運作,但從已交出一季度“投資地圖”的“老將”鴻鵠志遠持倉情況中,可以窺見保險系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偏好。數據顯示,大盤藍籌、高股息等優質資產獲青睞。
Wind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鴻鵠志遠現身3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分別為伊利股份、陜西煤業以及中國電信。具體來看,截至一季度末,鴻鵠志遠持有伊利股份約15276.4萬股,占總股本2.40%,較去年底增加約1351.26萬股;持有陜西煤業約11633.89萬股,占總股本1.20%,較去年底增加約1503.77萬股;持有中國電信約76174.22萬股,占總股本0.83%,與去年底持平。
從股息率來看,鴻鵠志遠重倉的三家上市公司表現均高于A股整體平均水平。截至6月27日的市場數據顯示,陜西煤業近12個月股息率為6.98%;伊利股份為4.37%;中國電信為3.35%。
參與方此前表示,鴻鵠志遠投資范圍主要為中證A500指數成分股中符合條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在長期投資理念下,通過低頻交易、長期持有的方式獲得穩健股息收益?!傍欩]基金三期將一以貫之地秉持市場化、法治化和‘長錢長投’原則及方案框架,堅持保險資金長期資本屬性,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理念看待資本市場大勢,投資并長期持有公司治理良好、經營運作穩健、股息相對穩定、股票流動性相對較好,且具備良好股息回報的大盤藍籌公司股票,進一步減少股價短期波動對保險公司財務報表的影響,促進實現長期、穩定、可持續的投資收益?!敝袊藟圪Y產公司表示。
“當前披露的三只重倉股具有顯著共性,一是均為大市值藍籌,伊利股份、陜西煤業與中國電信均位列上證50指數成分股,總市值均超千億;二是股息回報優勢突出,三家公司近12個月股息率最低也有3.3%,最高逼近7%,顯著高于A股整體平均水平。這精準匹配了險資對穩定現金流和低波動性的核心訴求,體現其在低利率環境下通過高股息策略覆蓋負債成本的配置邏輯?!庇袠I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稱。
鴻鵠志遠為代表的保險系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重倉標的也符合險資的常規偏好。市場數據顯示,險資“偏愛”高股息、低波動、持續盈利的“安全資產”為主。根據中泰證券數據,2025年一季度險資新進前十大流通A股行業集中在銀行、通信、汽車、電子和醫藥生物等行業。華泰證券研報統計顯示,從股息率看,2024年至2025年一季度的舉牌中,被舉牌公司歷史三年股息率平均約為5.3%,與此同時,本輪舉牌對ROE的要求或有所下降?!氨煌豆镜挠芰ο陆?、股息率升高,可能代表險資選取了估值相對更低、分紅率更高的公司?!?/p>
“政策+需求”共振 未來仍有增長空間
有行業分析認為,在利差損壓力下,政策推動險企通過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入市,既充分發揮保險資金穩定優勢以支持資本市場,又能產生反哺自身的良性循環效應。
政策層面已為險資“長錢長投”入市打開空間。為進一步推進解決保險資金“長錢短配”問題,維護資本市場長期穩定發展,中央金融辦等六部門1月22日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提出逐步擴大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參與機構范圍與資金規模。今年4月,金融監管總局、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銀行業保險業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其中明確提及“深化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支持保險公司發起設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投資股市并長期持有?!?/p>
從資產端來看,目前長債收益率均值在2%左右,而負債端預定利率仍高于2%,傳統險負債成本具有剛性,產品面臨利差損風險。湘財證券研報指出,為提高產品盈利水平,覆蓋負債端剛性成本,險企高收益風險資產配置需求仍在提升。通過提升高股息權益資產占比,獲取資本增值收益和分紅收益,可以降低潛在利差損風險。
“險資長期股票投資試點擴大,將充分發揮保險資金穩定優勢以支持資本市場,并產生反哺自身的良性循環效應?!毕尕斪C券分析師郭怡萍進一步表示。
國信證券研報也指出,目前優質非標投資占比下降顯著,進一步加大險企資產端收益壓力。在此背景下,權益投資結構性調整顯著。險資持續聚焦高股息行業,加大OCI權益資產配置力度,在平滑投資波動的同時把握中長期穩定現金流。湘財證券研報認為,增厚投資收益是當下險企穩定業績的重要途徑。隨著險資積極入市,險企上半年權益投資收益有望隨著投資資產規模擴大而保持增長態勢。其中,壽險公司由于權益性資產比例更高,資產端具有更強收益彈性。